当前位置: 主页 > 发展 > 内容页

首个全国生态日,探秘美丽成都的“驻颜术”

2023-08-17 13:05:32 来源:百度新闻

今天


(资料图)

是首个全国生态日

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在宜宾举行

成都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建设进展及经验做法

在会上交流分享

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

成都温江本土摄影爱好者田相和

接受了央视采访

他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

定格了成都的绿水青山

▲田相和摄影作品

▲田相和在摄影

让我们从田相和的镜头开始

来看看成都生态环境的进阶之路

近6年遥望雪山

356次!

多年前

田相和在家附近楼顶拍摄的时候

偶然间拍到了距离他家100多公里外的

四姑娘山幺妹峰

与温江城区交相辉映的画面

从此,对雪山的守望

成了他最钟情的事情

▲在城市遥望雪山,田相和摄影作品

近年来,田相和发现

他用相机镜头与雪山“打照面”的频率

越来越高

据此前成都年度观山报告显示,2022年成都人52次推窗邂逅雪山,这已经是成都观山爱好者连续6年发布观山大数据。2021年,在成都共有63次可遥望雪山,2020年有70次,2019年有65次,2018年有56次,2017年有50次。镜头见证生态变化,田相和等摄影爱好者推测,今年望见雪山的次数值得期待。

▲在城市遥望雪山,田相和摄影作品

在他的镜头里

我们能感觉到

成都生态环境每年都在变好

据悉,成都着力加强环境治理

推进污染防治精细化、智慧化

成都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左右

PM2.5浓度累计下降58个百分点

▲在城市遥望雪山,田相和摄影作品

田相和表示

虽然2013年已然拍到雪山与城市的画面

但是质量一般

随着逐年看到雪山次数不断增加

并且拍到的雪山质量一次比一次好

空气特别通透

就像本人站在雪山面前一样

▲在城市遥望雪山,田相和摄影作品

田相和回忆

拍到贡嘎雪山时很激动

贡嘎山离成都直线距离有240公里

这是比幺妹峰更遥远的距离

他还请了专业的地理老师

把拍到的图标注了雪山的名字

那张长卷图整整拍了57张照片

现在

成都市民在自家阳台、推窗就能看到雪山

“窗含西岭千秋雪”这句名句

几百年前诗人看到的画面

就是如今的再现

甚至于比那个时候还要精彩!

▲在城市遥望雪山,田相和摄影作品

山,永远在那里

但是它给大家呈现的色彩

面容每次都不一样

拍雪山、看雪山

成都人生活在这样一个

拥有雪山的生态环境里面

幸福感很足

田相和拍到的

雪山与城市交相辉映的画面

正是成都生态环境不断变好的真实写照

成都人居环境变迁

历千年

不负“天府之国”美誉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如诗如画的成都

“出圈”“吸睛”的不仅是雪山蓝天

还有它们

龙泉山城市森林

1275平方千米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

总面积约1275平方千米

涉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

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金堂县5个区县

截至2022年4月

森林覆盖率为59.5%

▲图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嘉楠摄影作品

天府绿道

6500余公里

天府绿道体系活力“绿脉”

打造城市“绿色项链”

已累计建成各级绿道6500余公里

植入文旅体及科技设施3500余个

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95.88%

其中环城生态区作为城市超级“绿环”

目前100公里一级绿道已全线贯通

累计建成特色园18个、林盘54个

▲市民在环城生态区骑行

▲市民在天府绿道上行走

全市各类公园数量

超1500个

园中建城、城中有园,绿林

目前

全市各类公园数量超过1500个

成都建成天府艺术公园

东安湖体育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

五年来新建各类公园110个

新增公园面积2.4万亩

市民出门就能逛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美丽成都

正在吸引着全世界

越来越多的关注

▲天府艺术公园迎桂湖片区

▲市民在青龙湖湿地公园露营

“神奇”生物

数千种

在成都大运会上

“鸽子花树”珙桐频繁亮相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

成都片区的密林之中

就有它的身影

作为全国首批

5个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

总面积达1459平方公里的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

是大熊猫种群基因交流的重要走廊

▲2022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崇州管护总站公布了1月至10月期间,红外相机多次捕捉到的大熊猫活动影像。在3月8日的视频中,一只大熊猫在雪地里开心地玩耍,这闻闻、那瞅瞅,在雪地里更显萌态。

成都拥有丰富的

野生动植物资源

目前成都市已记录高等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313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楠木、香果树等85种。已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53种,昆虫3819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雪豹、川金丝猴、绿尾虹雉等2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中国大鲵、红腹锦鸡等149种。

▲川金丝猴猴群

此外

成都鸟类名录2023版正式发布

其中新增鸟类记录51种

▲白腹隼雕 朱晖/摄

成都为鸟类提供了

适宜的栖息和觅食空间

人民公园里

黑尾蜡嘴雀当着游客的面嗑瓜子

熟练地吐壳壳

猫头鹰飞上了阳台

人鸟相觑

优良水体率

100%

从单纯治水到活水兴城

成都推进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建设

不断擦亮公园城市底色

2020年5月

国务院对成都市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给予通报表彰

2020年11月

锦江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示范河湖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成都全市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锦江国控黄龙溪断面水质已连续36个月保持在III类及以上,水生生物增至920余种,“夜游锦江”等一批深受市民喜爱的水生态产品正加速呈现。

“锦江春色来天地”

水质的变好也让人们看到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

▲ 白鹭自由地在城市中生活 图据川观新闻

在锦江的河道里

河边的树上

休憩的白鹭比比皆是

近百只白鹭聚集在江边树林中

一阵风吹过

树上的白鹭从树端跃起

飞快的掠过江面

一转眼,嘴里叼着鱼的白鹭飞回树上

成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

总量跻身全国第4

绿色低碳的理念

也深深植入了整座蓉城

今年上半年

成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600亿元

总量跻身全国第4

电网安全承载能力提升至1820万千瓦

“碳惠天府”平台用户超200万

▲成都高新区“碳中和”红领巾主题公园里的发电自行车,骑上去转动脚踏板就可以实现发电(资料图)

在成都大运会期间

绿色低碳新场景无处不在

涉及场馆设施、周边配套

大运活动等

比如,新都香城体育中心

建设了成都目前最大的充换电一体站项目

每天最高可完成312次换电

▲图据/成都香城投资集团

采用了中国传统技艺“冷巷”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

工匠们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建筑构造

能产生自然通风的效果

从而为建筑降温

▲大运村内的“冷巷”

随处可见“可回收再利用”

可将喝完的瓶子放进“低碳魔方”设施内

兑换礼品

▲7月30日,大运村内的“低碳魔方”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突破49万辆

交通方面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1万辆

居全国城市第6位

非限购城市第1位

▲成都新能源公交车

在城市之中

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成为成都市民出行的优先选择

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居全国城市第5位

超大城市高峰通勤拥堵指数下降3.5%

成都公交不断优化公交线网

减少公交盲区

有序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

成都快速公交开行至今

已运营近10年

总行驶里程超过2.2亿公里

在营线路由2条增加至14条

▲图源 成都公交集团

此外,城市建筑上

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

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

于2022年投用

▲中建滨湖设计总部(成都市近零能耗建筑)

绿水青山

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成都正厚重书写“绿色答卷”

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红星新闻

部分雪山图由摄影师田相和授权发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母晓岚

‍‍

原标题:《首个全国生态日,探秘美丽成都的“驻颜术”》

标签:

发展
首个全国生态日,探秘美丽成都的“驻颜术”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在宜宾举行成都市国家生态
抗洪画卷丨直击子弟兵的日日夜夜
连日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多地
大赢家改编哪部电影(你有看过吗)
赢家改编哪部电影,你有看过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